怎样解读心经

悟解《心经》最关键的是开篇的三个字:观自在……这三个字若是悟差了,那就是一步歪则百步斜,去之甚远了。

《心经》的全名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在近代和现代,通常将其名为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

《心经》又叫《一卷经》,其是三藏十二部八千四百卷经中文字最少,喻义最深,传播最广,又是最难悟解,又是最为重要的经文。其号称是众经之神,是全部佛经的大总持。若了知佛之所教,了知出世间法,了知怎样修佛,解读心经几乎是必由之路。

(一)

当年唐僧“西天”取经,那才是一千多年前的事。他取回大般若经六百卷,其中就有这《一卷经》亦即《心经》。唐僧在长安的译经场,下的功夫最大的也是这卷经。不仅明明白白的阐述了成就佛或大觉的理论和具体方法,而且又让人明明白白的看不懂,不解其真意。唐僧真不愧是一代高僧。

现将《心经》的前一小部分的原文呈上:
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
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。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……

以上是《心经》的前文,约占全文的百分之三十。但凡能把这几十个字搞懂,后面的文字再慢慢悟去,一般是可以了知经之真谛,了知佛之本意了。

(二)

悟解《心经》最关键的是开篇的三个字:观自在……这三个字若是悟差了,那就是一步歪则百步斜,去之甚远了。悟解《心经》第二个难点是经文中第二句的前三个字,舍利子。若再把此三字悟透,则经之全文就会慢慢解开了。但凡能把上述这六个字悟解出,再阅其它经卷会尤如心有灵犀,不仅会深感众佛经之妙味,而且也渐渐能把握住修佛的方法了。

怎样解读“观自在”这三个字?这是唐僧给后人开的一个大玩笑!使得众多的佛学家把此三字解释为“观世音”。观世音有很多的名字,当然这都是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立点,在不同的场合对她的称呼。比如:观世音,观音,大士,观自在,大自在天,千手观音,千手千眼观世音,大悲观世音,大悲佛,妙善,西洋圣母,等等。

怎样正确悟解观自在这三个字呢?首先要把《心经》的题目读懂。《心经》的题目是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,其中的经字是方法、途径、指南、路标等的意思。问题是她要告诉读者的是作什么的方法?是干什么用的方法?简单的说是由此岸渡及彼岸的方法,但又不同于通常的往生之说,而是渡及彼岸去作佛的方法。是即身成佛的方法。是见性成佛的方法。这个方法不同于净土宗的修习方法,不同于律宗的修习方法,不同于如来禅的修习方法,不同于汉密以及藏传佛教的菩萨乘的修习方法,也不同于藏密拙火功的修习方法……唐朝六祖所传的祖师禅与之类似,但它更多的是大日如来所传的秘密禅。

(三)

现代和近代的大陆佛教其主体是净土宗,净土宗最大的功绩是使佛教在中国大陆得以流传,得以续佛慧命。当然,中国佛教的特点是祖师禅,因为它深得文化人的青睐。但祖师禅在大陆早已几乎绝迹,仅仅留下一些公案供人把玩。

净土宗可谓是大众佛教,尤如下里巴人。它有较雄厚的信众基础,有简易的可行的操作方法,有通俗易懂的理论,故而深受大众的喜爱而广为流传。

净土宗的基本理论是:佛理甚深微妙,而末世断惑证理甚难,人们对佛理的解悟能力又是甚微甚弱,故而只能以念佛法门,以求得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、可行之道。

话虽如此,但在实际操作中,修习净土也并非易事。比如念佛,须是心中有佛,而并非是修习净土的人常说的那句口头禅:佛在心中。因为大日如来曰:佛在心中,佛亦不在心中。用心礼佛,佛在心中。

试问,念佛的人中,又有几多是用心礼佛呢?问题是怎样才是用心礼佛?这也是修习净土的最难处。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,修习净土可谓是最方便的法门。

其实,你不论是修习任何法门,不论是修习再高深的法门,那怕是修习藏密的金刚乘中的顶峰无上密,若是不先解决用心礼佛这四个字,亦是无成。越是无上密,就须越是用心礼佛,此即无上瑜伽的核心。

如何是用心礼佛呢?

观音曰:

  日暮阳西沉,白花皆余晖,青烟袅袅起,古刹传钟声。
  梵声连绵传,万事万物非,梦系红尘世,专心意犹新。
  一言即九鼎,耿耿尽忠心,聚沙积成塔,默念众佛心。
  良辰莫错过,凡事不分心……

(四)

大势至菩萨曰:摩诃我本大,般若元是说。

《心经》的题目可模糊的理解为:以最大的无限大的说法,告之由此岸渡到彼岸的大觉性海,作密多佛或大觉佛的途径。或直译为:作佛的无上法门。

可知为什么几乎是全世界的寺院,众僧尼在早、晚课时,《心经》都是必诵之经,必修之课?在晨钟暮鼓中,那鼓点声必须是以《心经》的字数来击,而且要连击三遍经文。却是经文开篇的三个字:观自在,就把云雾中的几多飞鸟尽迷巢,找不到回归的路……

对于释迦所在的原始佛教来说,打坐是最基本的修佛方法。打坐的目的是“见性”。这个性是什么?是生命的本质,又叫原性,在古佛门又称其为自性,佛性,佛面,佛心等等。

生命的原性主要分布在脑和脊椎,其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九十是集中在人体的海轮位和水轮位,即脊椎的最下部。通过打坐以及微妙的武火调息,将此生命能量,即性火,或性,沿中脉提升。当其提升并集中至眉心轮,亦即月轮时,人在坐中垂目就可观见一个明亮的光团,即性光团。通常在古佛门将其称为月,亦称为佛面、佛性、自性或自。因为作佛的就是它,故而也将其称为佛,又叫作“佛在面前”。

古佛门在修行中常用隐语,尤其是中国的祖师禅。月即是婵,坐禅即是坐月,要把这个月“坐”出来。故知禅即婵,月也。

当月在眉心轮出现后,打坐行观。观什么?月。这个月又叫自。《心经》开篇的起点极高,故而但凡未见月之人,对心经的第一句是说什么也是参不明白的,是因为你的眉心尚未“明白”。故知,修心经的人之起步点是已明明白白的见月了,否则这个心经对你没用。

《心经》的第一句是说:修佛打坐的这位菩萨,你好好看看,你的那个自,即那轮圆月还在不在?若在则可行深般若。

修至月在则叫明,若未见月则叫无明。严格来说,即便是修至见月,也还是叫无明。须是将月修至一轮明亮的火红的大日时,此时日月为明,这时方可行深般若。修至见月的这个过程,叫海上升明月,见日了,则叫东方金月,也叫日出东海,也叫东方圣境。而此时涅槃,则叫长虹贯日。

(五)

中国古代有本《指月录》,上面大多是记载的六祖门下的修祖师禅的得道高僧的参禅记录。书中讲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修出这轮明月,以及是否见月了。得月了就叫得道,尚未得月就不能称为得道高僧。

古僧有时用隐语亦将此月称为镜,或明镜。此镜是无台的,是不垢不净的,是不会有尘埃的。此即是六祖的那首偈的内涵。故而五祖一见,知其得月了……亦将衣钵传与他,从而演化出中国佛教文化的光辉。

参禅参什么?参的就是那个婵。彼此探个究竟,谁也别唬谁,你有我也有。但仅仅参的是有无吗?不是的。真正要参的是月中的意,这个意又叫祖师意。修至见月仍是不行,尚须亲见祖师意。这个祖师意又是什么?说来话又长了……

(六)

“祖师意”三字是六祖一门的绝密的隐语,即便是在密宗里,能了知祖师意的也几乎是绝无仅有,并被视为密中秘。实际上在六祖开创的“祖师禅”门里,修至见月就已经是大功告成了,就可自立门户开山收徒了。祖师意属更深一步了,已属深般若的修持领域,因为它已涉入大日如来所传的秘密禅了。

祖师意修持的机理是这样的,见月之后,意守此月,行观此月。如若相应有成,即用心礼佛,坐中就会出现哈欠连天,甚至月轮就会变幻为本尊师,亦即祖师。这个过程就叫无上瑜伽。

古佛门的修持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是否是幻觉产生的幻视幻听?或是所谓的走火入魔?正是由于社会的不理解,政权方面还会以妖言惑众怪罪下来,故而这种修持方法是秘而不宣的密中之秘。就是持此法修行的人之间,互相交流时,也皆是用社会人甚至身边的僧尼众根本听不懂的隐语。这种参悟原本是对坐中行观祖师意时,对“祖师意”或本尊师月中开示的体悟性的交流,即对月象或意的交流,亦叫参月,参婵,并变化为隐语叫作参禅。

若是尚未见月,尚未得意的人也照虎画猫似的参禅,那就全是文字游戏了,甚至变成了骗人的鬼话。

祖师意中的祖师,即本尊师,也会随修持人的进深而不断升华。一旦显示的是大日如来所示之意,此意就称之为如意。

若达到了如意的境界,则可称为真如妙境。而此禅也就完全进入了大日如来的秘密禅,在这个过程中尚须完成圣火加持……

并不是说你想修秘密禅就能修秘密禅,须是你得有“秘密”才行。你若根本没有秘密,又哪儿来的秘密禅呢?

唐朝的祖师禅传至唐末,就演化为禅与教的对立。见了月的禅师自觉得大了不起,甚至还远远的未得如意,就自吹要比释迦佛还高还伟大,从而失却了用心礼佛之根本,也就再也深不下去了。只好大骂起佛祖,并使得祖师禅名存实亡,渐渐的就连那月也无人知晓了,连月影都没了,只剩下耍嘴皮子了。余下的大多想修持的人,因失去了 修佛的方法,只好归入净土,改修念佛法门。

(七)

从现代科学最前沿的角度,怎样去解析、去理解、去理论古佛门出现如来祖师意这个令人疑惑费解的现象?

西方有的科学家认为在大自然中存在脊椎动物(包括人类)的自有其物种以来的历史的集体记忆,人类中的特殊人或群体可以与之沟通、联系。又有的西方科学家认为,大自然虚空中存在一种(生命)能量组织,其可以作用于人类。根据我十多年的研究,人类可以通过无上瑜伽的修习,或大日如来秘密禅的修习,可以与虚空中的生命原性进行交流。古佛门把那类虚空生命在交流中使用的图象语言,称为意,或如意。把交流的过程叫观月或观自在。

(八)

故《心经》第一句的“观自在菩萨……”是指坐禅修行的人主要是行观,观什么?观那个自在菩萨。什么是自在菩萨?

自即月,自在就是已见月了,原性激活了。这个被激活的,从海轮升起至月轮的性光团,就叫自在菩萨。

解读《心经》的第二个难点就是“舍利子”三个字。很多佛学家在此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,都把舍利子三个字理解为是个人的名字。在古印度的当时的确有人叫舍利子,他是舍利的儿子,即他的母亲叫舍利。这位女子的眼睛出奇的美,又大又动人。人们把她的眼睛叫舍利。她的儿子呢?当然就叫舍利子了。

如果把舍利比作“原图”,由她产生的分子,即原图分子就叫舍利子。

在《心经》中借用了这个古老的典故,并借此比拟经文所要说的事,故而在经文里,舍利子三字就不再是个人名了,它已被抽象了,升华了。

在《心经》里,舍利子三字是表示一种特殊的生命形态。当人涅槃时,处于眉心轮的月,即性,会从梵天轮溢出而进入虚空界。这个性是生命本质,即原性。这个刚刚脱离人体遁入虚空灵异世界的性就叫舍利子。它的特征是自性本空,亦色亦空,色空不二。

舍利子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它是诸法空相。

它是非物质形态,可以通透物与物的阻隔,融通遍法界。

宇宙生命的原始,即母体,叫生命原图。她的形态尤如一只眼,晶莹玉白当中黑。宇宙中的佛是什么?古佛门的人都知道,佛是一只眼。这个生命原图又叫蜜多,蜜的含意尤如黑洞,能使万物归一。无穷无尽的舍利子可比拟为多,它们是生命原点。如果把生命原图比作舍利,则生命原点就叫舍利子。

尚若你夜读心经时,能把观自在、舍利子这六个字搞懂了,这一卷经方可显透出般若味浓浓。

最后,心经中说的大神咒是什么?很多佛学家念经时说,就是死活找不到大神咒!有的则武断的说,心经里根本就没有大神咒。现在我把《心经》的大神咒公示如下:

摩诃般若波罗蜜多,摩诃般若波罗蜜多,摩诃般若波罗蜜多。 

作者 妙航
二○○六年二月十三日于妙峰山